江涛老师在青年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
尊敬的各位领导,同事们:
下午好!
曾看过一篇文章,专门谈屎壳郎的,说屎壳郎精神值得我们学习,精髓是:“仰望星空,低头滚粪”。又曾看过一句话说:“人一辈子应该怀大梦想,行中庸道,过小日子。”我今天的发言就从这两句话说起:
一、 怀大梦想
每每看到、听到老教师们机智的处理一些突发事件,以及将一节课上的酣畅淋漓、一气呵成时,我都羡慕不已,那时的我是仰望的。从那时开始,我就有一个大梦想:“努力成为一名年轻的老教师!”年轻——指年龄不大,“老教师”——指在教育教学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理念。基于此,这些年自己一直在不断学习,充实自己。
刚开始上班那会儿,接了一个班的班主任,很想证明自己的能力,所以付出很多。看到学生不够努力抑或是遇到学生犯错时心中会异常气愤。心想:我都工作了仍然那么努力,而且对你们付出了那么多,你们却如此,当时心理落差很大。后来自己反思,不能如此下去。我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遇到困难不去一味抱怨,而是选择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。我一直不断提醒自己当你改变不了现状的时候,那就先去适应它,等你适应了、融入到这个环境之中的时候,也许你就会影响到这个环境。于是我就上网买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进行阅读,有魏书生的《班主任工作漫谈》、李镇西的《做最好的班主任》、陈宇的《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》、《问题学生诊疗手册》、《与家长过招》、《56教室的奇迹》、《给教师的100条建议》、《中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》、《爱弥儿》等等。一口气读下来,我发现长进不少。学习了他们的先进理念与科学的管理方法,用科学的方法管理班级,处理班级中出现的问题,只需从那些好的方法中略施一二,便会出手不凡、事半功倍。比如说对于学生不及时完成作业,我就让学生写说明书,这是从魏书生那学的。说明书分三部分:“是什么,为什么,怎么办”,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,让他们学会不断解剖自己。让他们在写说明书的过程中,反思不足,养成经常反省的好习惯。
农村学校的学生几乎都是留守儿童,问题很多。为了弄明白他们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,我就去学心理学,机缘巧合,学校派我去参加教育局统一组织的心理健康培训,我就顺势多花了点时间在上面,并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。从那以后,对于学生出现的很多过激行为,我从心理上基本都可以坦然接受了,而不是异常气愤。出了问题,不怕,接下来找出问题背后的原因,解决它便是。一个班那么多学生,来自不同的家庭,有不同的成长环境,不同的性格类型,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正常。我们教师的工作就是去努力的解决这些问题。不过我们也要有一颗平常心,这个世界上最难的就是改变人的思想,而我们就在做着这样的事情,有时难免失手,尽力即可。当然有时失手也不一定是坏事,让学生走点弯路有时反而是好事。人的经验大致通过两种方式获得: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,间接经验远不如直接经验让学生印象深刻。你告诉他什么不能做,他不一定信,你就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他去做试试,吃一次亏,不用你说他自己就知道不能做了。就好比你告诉他不要用手碰火,它会伤了你,这是间接经验;他不信,你就让他试试,他试到了疼,这是直接经验。懂点心理学会让你在处理问题时变得不急不躁,变得机制得法。尤其是现在,学生在家几乎都是娇生惯养,脾气很大,懂点心理学会让你在关键时刻避免发生师生冲突,保护自己。
加盟高级中学,一切从头开始,我们青年教师要认清自己的短板:没有三年的高中经验。学校有好的政策,对我们的成长很重视,今天将我们聚到一起开座谈会就说明对我们的重视。另外学校还给我们配了指导教师。我们应当把握机遇,多多请教,潜心学习备课,力争使我们到高级中学的第一个三年有很大的提升,迅速的成长起来。
二、 行中庸道
我对它的理解更多的是我们在生活中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,多学习也许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财富,也不能使我们的生活从此变得一帆风顺。但它可以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时多一个看待的角度,多一点平和的心态。前几天一个文学大师,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去世了,我想用她的一句话与各位共勉:“人生最曼妙的风景,莫过于内心的淡定与从容”。
三、 过小日子
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,对于这个问题我就不多谈了。
最后我想说的是,古往今来人们总结的人生幸事与不幸之事中都有关于教育的。将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定为幸事,将少子无良师定为不幸之事,说明一个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。虽然我们的学生基础很差,素质也不够高,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,可事实是他们就在我们手里。这就像我们手里摊上了一块不太好的面,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把它扔掉,而是想方设法地尽力蒸出可口的馒头。用一句话与诸位共勉:“让我们努力地去成为学生中的一个重要他人,甚至是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。”
谢谢!